離心泵效率問題排除 影響離心泵效率的幾個因素
離心泵的效率是機械、容積和水力三種效率的乘積。泵組的效率為泵效率和電機效率的乘積。造成離心泵組效率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
泵本身效率是最根本的影響。同樣工作條件下的泵,效率可能相差15%以上。
離心泵的運行工況低于泵的額定工況,泵效低,耗能高。
電機效率在運用中基本保持不變。因此選擇一臺高效率電機致關重要。
機械效率的影響主要與設計及制造質量有關。泵選定后,后期管理影響較小。
水力損失包括水力摩擦和局部阻力損失。泵運行一定時間后,不可避免地造成葉輪及導葉等部件表面磨損,水力損失增大,水力效率降低
泵的容積損失又稱泄漏損失,包括葉輪密封環、級間、軸向力平衡機構三種泄漏損失。容積效率的高低不僅與設計制造有關,更與后期管理有關。泵連續運行一定時間后,由于各部件之間摩擦,間隙增大,容積效率降低。
由于過濾缸堵塞、管線進氣等原因造成離心泵抽空及空轉。
泵啟動前,員工不注重離心泵啟動前的準備工作,暖泵、盤泵、灌注泵等基本操作規程執行不徹底,經常造成泵的氣蝕現象,引起泵噪聲大、振動大、泵效低。
降低離心泵能耗,提高泵組效率應采取的措施
更換14臺低效離心泵。更換時,選用了與實際運行工況參數相接近的離心泵,保證了更換后的泵始終在高效狀態下運行。我們做了離心泵更換前后效率對比實驗,實驗表明,更換低效、高耗離心泵后,可提高泵效10%左右。
變頻節能技術的應用。對設計參數大于實際運行工況的離心泵,加裝變頻調速裝置后,始終運行在高效區。
在主要離心泵上推廣應用高效節能的永磁調速電機及雙功率電機等新型節能產品。
離心泵的選擇。選用新泵時,應選大廠家生產的泵,以保證離心泵高效率。
離心泵的維護
在啟動離心泵之前需要注意
a.啟動前檢查
潤滑油的名稱、型號、主要性能和加注數量是否符合技術文件的要求;
軸承潤滑系統、密封系統和冷卻系統是否完好,軸承的油路、水路是否暢通;
盤動泵的轉子1~2轉,檢查轉子是否有摩擦或卡住現象;
在聯軸器附近或皮帶防護裝置等處,是否有妨礙轉動的雜物;
泵、軸承座、電動機的基礎地腳螺栓是否松動;
泵工作系統的閥門或附屬裝置均應處于泵運轉時負荷最小的位置,應關閉出口調節閥;
點動泵,看其葉輪轉向是否與設計轉向一致,若不一致,必需使葉輪完全停止轉動后,調整電動機接線后,方可再啟動
b.充水
水泵在啟動以前,泵殼和吸水管內必須先充滿水,這是因為有空氣存在的情況下,泵吸人口真空無法形成和保持
c.暖泵
輸送高溫液體的泵,如電廠的鍋爐給水泵,在啟動前必須先暖泵。這是因為給水泵在啟動時,高溫給水流過泵內,使泵體溫度從常溫很快升高到 100~
當離心泵累計運行1萬h后,應進行大修,恢復泵效;
在離心泵上推廣應用波紋管密封技術,徹底消除離心泵外漏,提高容積效率。
定期清理過濾缸,檢查管線連接,保證離心泵進液管路暢通。
嚴格按照離心泵操作規程,啟泵前一要進行盤泵,打開進口閥門,關閉出口閥門,進行排氣放空,檢查泵的進口壓力是否符合要求。防止供液壓力低和流量不足而引起泵的氣蝕現象發生。
定期對離心泵進行泵效檢測,對泵效低的泵組,要及時查找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加以解決
當離心泵用來泵送液體中含大,中,小尺寸的物料的泥漿流時,將液體沿切向噴入筒形室,從而形成渦流,并且將一部分該液體沿切向從該室排除;將該泥漿軸向噴入該室,該渦流將大尺寸物料與其余該泥漿和液體分離;將該其余泥漿及液體沿軸向從該室排除,并將其噴入離心泵的進口;利用從該離心泵出來的物料作為形成該渦流的噴射液體,從而降低離心泵葉輪的磨損并提高離心泵效率。
當離心泵用來泵送液體中含大尺寸至小尺寸物料的泥漿流時,降低離心泵葉輪的磨損和提高離心泵效率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a將液體切向噴入渦流室形成渦流,并且從該室沿切向排除一部分該液體;b將該泥漿軸向噴入該室,該渦流將大尺寸的該物料與其余留下來的該泥漿和液體分開;c將該留下來的該泥漿和液體沿軸向從該室排除,并將其噴入一離心泵的進口;d利用從該離心泵出來的物料作為形成該渦流的噴射液體;因此,該大尺寸的物料移向該渦流的外圓而被排出,結果,中、小、尺寸的物料和液體被噴入該離心泵,因此,降低了該葉輪的磨損,并允許該泵高速運轉,因而效率提高。